全部
  • (151)

袁崇焕初见崇祯何以错觉遇明君

  袁崇焕初见崇祯何以错觉遇明君   崇祯和袁崇焕的初见,是在新皇继位搞掉魏忠贤后的崇祯元年。 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八月,天启皇帝朱由校病故。 朱由校的接班人,就是他的五弟、信王朱由检。 为什么朱由校要选这个弟弟接班呢? 原因很简单,当朝皇帝朱由校没有子嗣,所以按照大明王朝第一套接班祖制嫡长制,搞不成了。就得执行第二套接班方案:兄终弟及。哥哥死了,弟弟接班。 朱由校死后,朱由检马上继位,成了崇祯皇帝。  崇...

  • 209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2019.11.04 06:22

袁崇焕遭崇祯三问不答是理亏还是心死

     袁崇焕遭崇祯三问不答是理亏还是心死 熟悉晚明史的朋友知道,崇祯与袁崇焕的反目,发生在后金军偷袭、京城被围。 而后, 袁崇焕驰援解围。结果, 救驾者不仅没有立功,反而被新账旧账一起算。崇祯皇帝以议饷之名召见袁崇焕入城,实施诱捕。 拿住袁崇焕的崇祯皇帝朱由检,当面问了三个问题。袁崇焕一个没回答,选择了沉默不辩解。随后,被下狱治罪。最后以凌迟酷刑处死。 关于袁崇焕面对这三个问题时的沉默不辩解,大部分史书...

  • 220
  • 0
  • 3
  • 0
2019.10.28 07:05

从书房与大院走出的明将多不会打仗

从书房与大院走出的明将多不会打仗  我们知道,自隋设科举以来,科场就基本是文人天下,中国历代皇室通过考试选拔的主要是文臣。 那么武将怎么办呢?战争年代可以打出来,而承平日久,打过仗的军人渐渐离世、青黄不接,如之奈何? 那就也考考试试。自唐朝武周时代,在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的主持下,也开辟了武举。但这个武举在大多时候,只是文举的附属品,既不成熟,也不连贯。就像蒙元统治中国对整个科举的态度一样,停停废废,...

  • 159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2019.10.21 06:25

不可一世的魏忠贤怎被此人吓哭

  不可一世的魏忠贤怎被此人吓哭 他大杀四方,内阁东林党、边帅熊廷弼都不放在眼里,但在他如日中天时,一个人,做出一个举动,却将不可一世的他吓哭。 话说这个不可一世的人就是魏忠贤。天启六年,斗败了最大政治对手东林党后,他领导的阉党已经一党独大,魏忠贤总揽朝政、权势达到顶峰。由中央最高学府到地方官员,纷纷向他表忠。大明最高学府学员——国子监监生陆万龄,写下了一封倡议书,要求在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西门处,修建...

  • 235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19.10.14 07:21

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

       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1911年10月10日,夏历辛亥年秋,武昌。历尽磨难与牺牲,近代中国民间精英领导全国人民,终于用一场革命让皇帝在中国成为历史。 武昌首义中,“三武”居功至伟。他们是起义策划组织者,其名恰好展现了“革命中国”一代精英的全新精神——新武精神。 他们是:孙武、张振武、蒋翊武。 孙武,25岁时赴日留学,1909年加入同盟会。 张振武,早年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,1905年加入同盟会。 蒋翊武,早年...

  • 725
  • 0
  • 6
  • 0
2019.10.10 08:21

不忠也不反:明朝武将怎比文臣更奇葩

 不忠也不反:明朝武将怎比文臣更奇葩  我在写《大明帝局》那本书时,曾分析过明朝的士大夫特点。和汉唐相比,甚至比以往历朝,都显得奇葩。 他们不怕死,却从不敢造反。 他们看似活得体面,但在皇帝甚至皇帝的奴才太监面前,却没有尊严。 他们的壮烈,大多通过犯谏的形式实现。那种犯谏,于今人而言,无异找打、“犯贱”。 “无论是他们的外貌气质,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,他们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。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,也...

  • 144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2019.10.08 07:47

朱由检是天赐满洲的亡国之君

         朱由检是天赐满洲的亡国之君 公元1644,满洲八旗的头人多尔衮做梦也没想到,他会成为整个中国的主宰者。 但就在这一年,机会来了。一个天大馅饼重重掉了下来:明乱,满洲八旗应邀入关。 有人称,是引他入关的吴三桂成全了他,还有人说,是内乱明朝的李自成帮了他的忙。 其实都不完全对,那个对他助攻最大的人,本是他的准宗主——明崇祯皇帝朱由检。 那一年,朱由检33岁,多尔衮32岁。后者还比前者小一岁,但其势前者望尘莫...

  • 145
  • 0
  • 5
  • 0
2019.09.23 06:54

“九一八”事变的主谋是群什么人

  “九一八”事变的主谋是群什么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日本掀起了一场中国考察热。 在来中国考察的日本精英人群当中,有一位陆军青年军官格外引人注目,他就是有着“日本唯一战略家”之称的日军华中派遣队司令部参谋石原莞尔。他带着联合中国抗击欧洲的东方梦,来到了熙熙攘攘的武汉码头,在这里,他看到了一个现实中国。之后,他用一年多的时间跑遍湖南、四川、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,形成了自己的“中国观”。石原的考察报告写下了这...

  • 21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19.09.16 07:22

国共第一代领导人缘何都有教师情结

        国共第一代领导人缘何都有教师情结      1970年12月,毛泽东向来访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说了很著名的一句话:     “所谓的‘四个伟大’很讨嫌,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,只剩下导师这个词,就是教员。”      毛泽东讲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是:“文革”中期,炙手可热的接班人林彪通过盛赞毛泽东“四个伟大”(伟大的导师,伟大的领袖,伟大的统帅,伟大的舵手)抬高自己、抢班夺权。      毛泽东对林彪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之行为开始戒...

  • 182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2019.09.10 07:09

北洋怎输学生兵?张学良一语醒老爹

 北洋怎输学生兵?张学良一语醒老爹 1928年春天,坐镇北京、做了中华民国陆军大元帅的北洋奉系头目张作霖,坐卧不安。 因为北伐军马上就要打进来了,他这个北洋政府眼看就成末代政权。 据《张学良世纪传奇》的作者、旅美学者王书君记述,自1926年至1928年,北洋三系与北伐军交战两年,北洋悉数惨败。事后,张作霖大为不解地问儿子张学良:“小六子(张学良小名),我们有日本提供的飞机大炮,为什么打不过南方这些学生兵呢?” 张学...

  • 108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2019.09.09 07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