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时期的复社人何以称霸科场
2018-05-08 07:47:25
  • 0
  • 0
  • 2

比起东林党,复社有点特别。东林专注朝堂,而复社更加注重把持科场。请欣赏本人新作《东林沉浮》选27 


      崇祯时期的复社人何以称霸科场


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,以东林后继人自居的社团“复社”宣告成立,“复社”号称“小东林”“嗣东林”“从之者几万余人”。


崇祯时期的复社人何以称霸科场


他们是在崇祯为东林平反之后即刻成立的。为首者是在野名士张溥。

张溥,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,因母亲是婢女,所以从小遭到“下贱人般”的歧视。他没有自暴自弃,而是奋发图强,刻苦好学,小时候便有神童之称。张溥一个读书习惯,一般人不及,即“七录七焚”——读书必手抄,抄后读过即烧掉,如此反复七遍,强化记忆。无论春夏秋冬,他都持之以恒,冬天手冻裂,以热水浸暖继续再练。他自己的读书室,就叫“七录斋”。如此苦功,自然成就学霸一枚。

但是学霸未必是考霸,张溥在科场一直不顺。崇祯二年,张溥年已二十七,还未考取功名,但已声名鹊起。于是他干脆要在民间风云际会了。这年张溥联合江北匡社、江南应社等八大社团,成立“复社”。之所以称“复社”,是因为他们的宗旨是复兴古学文化。

当然,现实中,复社影响力却不止学术与文化领域。

东林书院的传奇对张溥影响很深,我在民变一节所提的《五人墓碑记》,就是张溥在崇祯元年平反东林后所作。

作为复社创始人,张溥处处高仿“东林先生”顾宪成。他也十分注重朝野互动,“成于数人之志,而后渐广以天下之意”。张溥后来也考中进士,成为皇家秘书储备人才——翰林庶吉士,这是个虚职,最后终生“曾未一日服官”,一生也没得什么实缺,没任一官半职。他长期居住乡野,但其影响力却不次于朝中大佬,可以和权臣一起“遥执朝政”。复社有两大台柱子,通称“二张”,一个是张溥,另一个叫张采,也以嫉恶如仇、藐视权贵著称,他在朝为官,官居礼部员外郎,通过复社与张溥一统大江南北清流。张溥称“西张先生”,张采称“南张先生”。

从影响天下舆情的形式而讲,比起东林党,复社有点特别:东林专注朝堂,而复社更加注重把持科场。也就是说,复社门徒在科举考试中的影响力比昔日的东林党要更大些。

也许有的朋友会问,科举考试在明朝非常严,有那么大“作为”空间吗?

可以说,明着作弊难,顺水人情易。明朝 “科场私授状元”事件比比皆是。

诸如永乐朝,朱棣宠臣解缙做主考官时,就发生过这样的事。

明人笔记《万历野获篇》对此事进行了较为生动的记载。

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春,朝廷举行科举大考。

此时正是解缙的人生得意期,他和皇帝的关系无比亲密,故被朱棣任命为主考官。春风得意的解考官想亲手缔造一个老乡为当朝状元,于是将殿试考题泄露给自己看中的一个考生,江西老乡曾棨。结果,有了准备的曾同学在殿试上发挥出色,高中状元。这事引起了天下举子大哗 ,认为“内中必有地方乡故的隐情” ,史料称 “然则曾襄敏(曾棨)重名高第,亦不免以关节得大魁矣”。曾同学虽然也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,可还是因为这事得了个“关节状元”不好名声,所谓“关节”,就是靠人情、走后门。但因为其时考官解缙正受皇帝的宠,所以事后也没有受到追究。

话说回来。史料显示,复社可以通过公荐、独荐、转荐等手段,影响科举。当时读书人凡是入复社,就有中科举当官的希望,这也是天下举子对该社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复社既有登龙门之术,自然吸引广大士子加入,拥有雄厚群众基础。而“保送”复社中人得中科举,又能增加庙堂内自己人的说话分量,长此以往遂形成强大气场,复社掌门人的影响力自是不小。

但是,带着各种现实利益想法的人来了,就必然鱼龙混杂,所谓独立社团的纯洁性乃至独立性就不能保证了。复社如日中天时,人员成分越来越浑浊,甚至混入了大量宵小之徒。连复社自己人编写的《复社纪略》里都承认:只要能给够赞助,就能顺利加入。有了复社的招牌,便能在地方吃得开。还有些地方的人,更借着复社的关系网大搞腐败,尤其是每到科举的时候,打着给复社扩大影响的旗号,其实却暗地里黑箱操作谋私利。所谓“嗜名躁进,逐臭慕膻之徒,亦多蹿于其中矣。”一些沽名钓誉的人,追名逐利的人,都通过各种“投名状”方式,混迹其中了。

如此一来,所谓读书人的气节也就难保了。

这个样子的复社,还想学前辈东林,影响天下舆情,就得无所不用其极地与各种势力作斗争了。

声名鹊起的复社,不久就和东林前辈一样,陷入党争怪圈。

复社势力扩张,引起了执政大佬、官场老滑头温体仁的反击。俨然嗣东林师徒们已经动了温浙余党奶酪。双方开展了一场持久战。温体仁仿效魏忠贤整东林党的手段,也来个按图索骥,令他的弟弟温育仁组织人作了一本《绿牡丹传奇》,影射复社的各种丑恶现象,温育人还命人将此书改编成剧本,搬上舞台四处演出。

复社也不甘示弱,他们联名上疏,要求毁禁此书、追究作者责任、将温育仁的家人逮捕入狱。此外,还召开大会云集数千会员,义正词严声讨温体仁。

    两种势力势均力敌,一时僵持不下。就这样一直斗,直到大明王朝奄奄一息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