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救大明他三度借兵日本却最终不归
2018-06-12 07:03:13
  • 0
  • 0
  • 4

      清兵南下,南明求援日本,日本德川幕府就是否借兵给南明进行了讨论。最终决定拒绝南明的援兵请求,不发救兵。这是为何? 请欣赏本人新作《东林沉浮》选36——

           为救大明他三度借兵日本却最终不归 

        汉土西看白日昏,伤心胡虏据中原。

         衣冠虽有先朝制,东海幡然认故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廿年家国今何在?又报东胡设伪官。

        起看汉家天子气,横刀大海夜漫漫。

   这是东林学子朱之瑜的两段诗,诗名为《避地日本感赋》。

为救大明他三度借兵日本却最终不归

明亡后,很多汉族士人为了“全节之志”不剃发,奔走呼号,其中“明末四大学者”表现尤为突出,他们分别是:黄宗羲、王夫之、顾炎武、朱之瑜。

但最终三人被迫剃发,包括写下《断发》诗的顾炎武(一旦持剪刀 ,剪我半头秃;华人髡为夷,苟活不如死)。我们现在看顾炎武、黄宗羲、王夫之存世的画像,脑袋上都戴个头巾,恐怕就是因为大半个脑袋是光溜的。史料显示,顾炎武、黄宗羲这两年肯定是剃了发的,王夫之存疑,唯有朱之瑜,堂而皇之保住了汉民族衣冠,实现了“全节之志”。

朱之瑜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?保住民族气节的他,又悟出了什么道理?

朱之瑜,又称朱舜水,浙江余姚人。据《朱之瑜评传》记载,朱之瑜本是皇族出身,与朱元璋子孙是一家子,但自小家道中落,家境清苦。虽然物质生活很差,但他精神上却一直保持贵族姿态。他为人正直诚恳,不肯趋炎附势、阿谀奉迎。在他37岁时,有人带了家谱找他,给他找了比本朝皇族还耀眼的身份。这人说自己是南宋朱熹的后裔,认朱之瑜为同族。朱之瑜当即查阅了家谱,发现基本相符,只有一世不明。同族人都同意,但他毅然予以拒绝。各位须知,自明以来,理学宗师朱熹仅次于儒家鼻祖孔孟,已成为后封建王朝的圣人、知识分子所崇拜的偶像,文人士子皆以攀附朱熹为荣耀,但朱之瑜却认为:“人贵自立,不必攀附紫阳也”。说人贵在自立,没必要抱名人权贵大腿,足见人格品味之高。

从儒家学派角度讲,朱之瑜可谓东林学派嫡传弟子。他的老师吴钟峦是晚明清流名士,师从东林书院两代山长顾宪成、高攀龙。在老师的影响下,朱之瑜陶冶的是正气与实学之风。明崇祯十一年即公元1638年,三十九岁的朱之瑜考取恩贡生。人人以为,他从此会进入官场,飞黄腾达,而他却拒绝当官,选择做一个学者。为什么?因为此时大明王朝已经进入死亡倒计时,国家政治变得越来越黑暗,朱之瑜认为自己绝难成为当时官员那样无耻之人。况且,他早看透了那位“励精图治”的崇祯帝,野史记载,他曾经对不解的妻子说过这样的话:我要是出来做官,可能会官运亨通,然后就会建言国事。说的话皇帝肯定不会听,轻了就会把我问罪,遇到祸事还会拿我顶缸。

对比东林前辈的遭遇,朱之瑜的预言确实够准。可以说,他早已看懂,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已经无可救药。他认为“士惟在有为耳,不在官职之大小崇卑也”。一个士人的成功,不在于做多大的官,而在于干成多大的事。社会应该按成就大小,而不是按官位的大小尊重一个士人。朱之瑜立下的是济世之志,希望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。感受到官场黑暗的他,所以辞官不做,从崇祯年间起,先后十六次拒绝朝廷的邀请,专注学问。

六年后即崇祯十七年,朱之瑜四十五岁时,李自成攻陷北京,崇祯皇帝缢死煤山。明朝北京政权灭亡后,朱家残存皇室虽然建立南明小朝廷,但无力支撑局面,趁火打劫的清兵南下攻明,南明战场上节节败退,朱之瑜有家难归。老家余姚也被清兵占领,浙江剩下了最后一个抗敌据点——舟山群岛。此时群岛集结了大批败退来的军队与官员,围绕在监国鲁王朱以海周围,其中就有后东林学者、朱之瑜老师吴钟峦,他也赶到这里辅佐鲁王,出任礼部尚书。不久,朱之瑜也跟流民退到这里。无路可退、从不与政府合作的他,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:投身抗清,全力救国。

但是,鲁王的乌合之众实在不堪一击,于是决定向海外借兵,其中主要借兵对象就是日本,多次派人赴日,希望与日本结盟共同北伐。

在借兵日本上,朱之瑜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位。

现在中国人去人日本,应该是件很简单的事,不过三小时航空旅行,就能从北京飞到东京。但是,三百年前的运输能力,与现代呈霄壤之别,天上不能飞,海上船帆又经不起大风浪,所以东渡日本往往费尽周折。

     朱之瑜一生五次出海,三渡日本,两次未遂,海上漂泊了十余年,差一点做了太平洋上的孤魂野鬼。

     第一次赴日,他从中国浙江舟山群岛出发,到达日本近海。此时日本正值德川幕府时代,实行海禁,不许外人停留,朱之瑜到了日本近海后不能登陆,只得原路返回。

     第二次赴日,千辛万苦,依然不能靠岸。就在辗转反侧间,他反清复明的根据地舟山不幸被清兵攻陷,鲁王败逃海上,老师吴钟峦已自杀殉国,朱之瑜彻底无家可归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游荡期间他又被安南国(今天的越南)兵马截获羁押。安南国王欲留下他,希望他臣服,他誓死不拜。安南王感佩他的气节,放他远走。

    最后一次东渡日本,朱之瑜的想法已经产生变化,他知道日本已经不可能援助中国了。因为与监国鲁王相向行的另一个南明政权、退到福建的隆武帝,曾写了八封求援信,请日本帮助南明恢复中原,均石沉大海。通过多方打探,朱之瑜了解到这样实情:

    接到残明求援信后,日本德川幕府就是否借兵给南明进行了讨论。由于日本天皇其时只是一个虚君,国家事务都由德川幕府将军藩主决定,讨论当中,势力最大的大名纪州藩藩主德川赖宣认为划不来坚决反对,于是德川幕府决定拒绝南明的援兵请求,不发救兵。

   得知内情的朱之瑜不再求救兵,而是求避难。衡量当时的局势,朱之瑜认定复国已无望,与其做亡国奴,不如远走高飞。于是,以“鲁仲连不帝秦”的精神,东渡日本,准备在此终了一生。

    然而,当时日本幕府沿袭海禁锁国政策,已经“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”。朱之瑜去日本不纳,有国难回,一叶扁舟飘零东海好一阵。

    朱之瑜为什么一再选择流亡日本?最终日本如何接纳了这个中国学者?

    一切都与朱之瑜在日本的政界学界知己有关。

   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,朱之瑜一生与大明官场无缘,但对日本政界、学界却产生了很大影响,获得了高度认知。朱之瑜来日本前,就与安东守等人神交已久。安东守约是日本著名学者,在日本政界学界颇具盛名。最后,也正是因为这个日本好友奔走呼号,日本政府特批,为朱之瑜破了四十年国禁,准允他在长崎租屋定居下来,朱之瑜就此结束了长达十数年的海上漂泊生活。

无疑,除了看本国学者的面子,日本幕府还看中了朱之瑜的才学。朱之瑜虽然也是儒门弟子,但他的学问讲究 “实理实学、学以致用 ”,认为 “学问之道,贵在实行,圣贤之学,俱在践履”。这与东林学派一脉相承,也与日本的“实言实行”的实用主义文化传统一拍即合,所以,朱之瑜受到了日本各界人士器重,自抵日之日起,日本达人纷纷拜师,继安东守约之后,朱之瑜的学生遍布日本,其中包括德川家康(德川幕府的开创者)的孙子、水户藩主德川光国。

朱之瑜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“胜国宾师”,尊以师礼。因其年长,不便直接称名,便希望朱之瑜起一名号,以方便称呼。朱之瑜想一想,说,就叫“舜水”吧,因为家乡余姚有一条河叫做“舜水”,以示不忘故国之意,由此,朱之瑜始称“朱舜水”。“朱舜水”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。

东林学人朱舜水开始了在日本的讲学岁月,二十年时光流逝,他创立的“水户学派”形成规模,这个学派以朱子理学为基础,强调尊王一统、大义名分,与东林实学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作为东林学种,朱舜水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日本讲学,成为日本那段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人。他讲授的内容虽然听起来有点儒家老调重弹,从思想上无甚突破,但此间转化的士大夫“铁肩担道义”“尊王攘夷”的精神力量,却是不可低估的。擅长拿来主义的日本人——朱舜水的日本众门徒们,学以致用,把此学转化为日本尊王说,鼓吹国家强盛需要一个正统权威,后来严重影响了明治维新中的尊王派。

   东林学种幸存日本,对中国来说,延续了一个正宗学种,保留了“中土士魂”的血脉。对日本来说,朱舜水投奔此地意义更为深远。

    视朱舜水为国师的德川光国不是慈善家而是政治家,他所做的一切是为日本的未来。公元1672年,德川光国聘请舜水先生为指导,任命他的日本高徒安积觉为主编,安排师徒一道撰编《大日本史》。该史以“尊王一统”之说贯穿始终,暗喻东方文明的中心国,以及东方政治精英士大夫代表,已从中国转移日本。

东林学人朱舜水一边在日本讲学,一边念念不忘故国亡国之恨。在日本他写下了《中原阳九述略》,总结了明亡两大教训:

一是政治腐败,二是学术虚伪。

朱之瑜说,“中国有逆虏之难,贻羞万世,固逆虏之负恩,亦中国士大夫之自取也。语日,木必朽而后蛀生之,未有不朽之木,蛀能生之者也。”

这段话什么意思?朱之瑜分析道:我们大明王朝与其说是亡于外敌,不如说是亡于自毁,这就像一个木头,生了虫子的道理一样啊。一个木头是先朽了,而后蛀虫才会来,不存在木头没有朽,而蛀虫生出来的道理。

     诚哉斯言。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