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无八贤王,遍地萧冯道
2018-01-08 11:11:09
  • 0
  • 0
  • 2

  世无八贤王,遍地萧冯道

 千百年来,中国民众的理想政治是什么?

那就是“贤人美政”:圣人或者最次也是君子执政,一个国家就会政通人和,百业兴旺。

事实真的如此吗?“贤人美政”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过?那些贤人的真实面目又是如何呢?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
对中国百姓来说,八贤王是个家喻户晓的贤者、大好人。

世无八贤王,遍地萧冯道

八贤王的造型,来自明代白话小说《杨家将》,又名《北宋志传》 。据这部书讲,八贤王是这样诞生:

他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。赵匡胤临死前,封了自己的四子为八贤王,并赐金锏,可以“上打昏君、下打奸臣”,而他之所以这么做,主要是想让儿子监督“兄终弟及”、接了自己班的弟弟赵光义(宋太宗)。

随后,这个八贤王,就成为正义的使者,公平的化身。他神通广,“上殿不参王,下殿不辞王”。他正气凛然,仗义执言,他至高无上,震慑昏君奸臣,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,助杨家一臂之力。

  然而,无需过多考证,单凭历史常识来判断,我认定《杨家将》中的八贤王系伪无疑,他不可能在现实王朝中存在。

  我的理由,不仅是因为八贤王的故事都来自评书和民间唱词,正史中均无记载,而且最关键的是:在古代中国,什么样的权力能超越皇权。如果不是傀儡,哪个皇帝会容忍这样一个时常爬到自己头上行使正义的王爷,能忍多久?

史传,宋太祖赵匡胤死前“烛影斧声”,有被弟弟赵光义砍死一说,如果此说成立,那么赵匡胤又如何做到被杀前指定儿子监督凶手?野史流传,赵光义砍了哥哥又逼死了侄子,这故事脉络倒更符合权力打斗、宫廷斗争的逻辑。

以上是从皇权的角度分析,接下来再从个人欲望的角度来分析。我们不妨假定,真有这么一位贤人,连皇帝都敢打,那么谁去制约他?失去制约的他,岂不是要比皇帝还天马行空、无法无天吗?再退一步说,如果这位至高无上的监督者是存在的,那么,即便皇帝不整他,他也会自行跌落。因为一个现实的人,不可能没有私念,不可能不食人间香火,尤其在自我权力不受监督的情况下,更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。

《杨家将》描述八贤王最精彩的桥段,是和清官寇准一起装神弄鬼,“智审潘仁美”,为杨老令公及其儿子平反昭雪。八贤王为什么不遗余力帮杨家将?书中暗表,除“正义”外,还有一层微妙的亲属关系。杨六郞的夫人柴郡主与八贤王系亲兄妹,帮杨家就是帮妹夫。这倒显得八贤王更像个人。《杨家将》作者大书“智审潘仁美”,其本意大约是想说八贤王贤德,为了迟来的正义。可实际上却一不留神,暴露出贤人的私念。这等天马行空的贤人,对潘仁美这样的奸臣是灾难,而对大宋的国法来说,不也同样的是任由摆弄吗?!

显然,八贤王的形象是杨家将的故事衍生而来的。

通过进一步考证相关史料,我了解到了故事出台的更深背景,耐人寻味:

白话小说《杨家将》成于明代、而杨家将故事雏形早在南宋就出现了,确切地说,是出现在南宋第二个皇帝统治时代。我们知道,南宋的第一个皇帝是宋高宗赵构,这个赵构虽然活得很高寿(八十岁寿终),但是早年因为受到金兵追杀的惊吓而做了病,失去了生育能力,所以他就在皇族中领养了一个儿子,指定了这个养子接班,这个养子就是宋孝宗赵昚,宋太祖四子赵德芳之后。也就是说,宋朝皇帝血脉由此从太宗系又回到太祖一系。

当时的局势是,南宋小朝廷苟安江南,不断遭到金国南下欺凌,南宋朝堂大多苟且之辈,少数几个抗金名将命运多舛,如民族英雄岳飞还被无端整死,而宋孝宗上台后,有励精图治的迹象。他为岳飞平反昭雪,南宋的政治局目出现了一丝转机。这就使得民间对王师北定中原的希望大增,他们缅怀岳飞,同时,也思念起当年英勇抗击外敌的杨家一门忠烈,因此杨家将的故事不断在民间成形。故事中的杨家因为屡遭奸臣陷害,迫切需要一位保护神来罩着他们。而当今皇帝孝宗赵昚正是当年太祖四子赵德芳之后,因此民间便把八贤王的交椅给了当朝皇帝的先祖赵德芳,把他当做可以制约君权,为民请命的正义化身。

原来如此!仰望《杨家将》中的八贤王,与其说是一个历史人物,不如说是一个理想化身。不管现实怎么样,反正民间艺人是抓到观众渴望贤人治世的心理了。所以,在他们的舞台评书演义里,就不时跳出传奇的贤人来,满足大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八贤王就是这样一个被杜撰的人物。

可叹的是,这个完美的八贤王,满足的只能是民间的幻想。 质朴的中国百姓,把治理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个别贤人身上。中国传统的贤人文化观,对入仕者提出“忠孝仁义礼智信”全面要求。这些要求把贤人定位为十全十美的完人,不仅是苛刻的,而且是不切实际的。故此,八贤王这等贤人,缥缈如神马浮云,只能在文艺作品里驰骋。 

对于八贤王,我们可以干脆地说:子虚乌有。但这并不是说,贤人在这个世上不存在。纵观中国历史,历朝历代代不乏人的贤人确有一种,他们无时不在。

萧何,公元前257年生人,原为秦末江苏沛县一主吏掾,这个职务是辅助县令政务的重要角色,相当于县长助理。《汉书》记载:萧助理“起刀笔吏”,“录录未有奇节”。也就是说,这个人就是个替县太爷代笔的师爷,没看出什么大本事。然而,此人性格在三教九流的人群中,却是一个优势。用古话来说,他是以“贤人品格”立世。什么是“贤人品格”呢?那就是性格随和,待人宽厚,这样的人,让接触的人都觉得不错,肯定是颇有人缘的。

萧何的发迹确实得益于他的性格和人缘。他平易近人,很是交了一群有用的人,这些人后来在天下大乱时,大多成了气候。

此外,他还有一个特长,那就是眼力。

在三教九流的朋友圈里,他发现了一个“龙种”:亭长刘邦。这个亭长也就相当于现在乡长,职位比萧何的县长助理还低,但萧何确实眼力不凡,他主动将刘邦的位置移到主位,推之捧之。秦朝末年,天下大乱,他号召大家团结在这个刘乡长周围,同心同德,居然完成了改朝换代的伟业。

刘邦从乡长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,只用了七年时间。当了开国皇帝之后,刘邦发表公开谈话,感谢三个人。这三个人就是:谋士张良、大将军韩信、老管家萧何。而韩信的军功章,也有萧何的一半。天下大乱时的韩信,地位相当卑贱,只不过是个“浪人”,被人当成乞丐小混混。初见韩信,刘邦的眼力一时也没高到哪去,让他做“执戟之士”,看门站岗,显然这是大材小用,韩信负气出奔,刘邦差点失去了这位军事奇才。是萧何,借着月光,一路寻找追赶,生生把韩信劝了回来,随后以人头担保,向刘邦举荐韩信为大将军。韩信果然没有令萧伯乐失望,为主公刘邦灭了天敌项羽、打下了大汉江山。

所以,这位萧何先生,自然被刘邦视为第一功臣,大汉建国后做了百官之首:西汉首任丞相。汉五年,在刘邦对下属论功行封时,萧何被封为开国第一侯:酂侯,食邑八千户。《史记》记载,刘邦对愤愤不平的武将们说了这样一番话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,狗也,而发纵指示兽处者,人也。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,功狗也;至如萧何发踪指示,功人也。”

做了皇帝后的刘邦出言无忌,公然对着武将功臣们说:咱们打天下,就是在田野里捕猎。追杀猎物,是猎狗干的活,指出哪里有猎物的,是猎人干的活;你们充其量也就是追捕禽兽的猎狗,而萧何则是指出哪里有猎物的猎人。所以,他的功劳当然比你们大。

众人听了,不得不服。

而这里的武将之首,大将军韩信却没有跟萧何争功,从一个流浪者到拜将封王,能有今天,他最感激的不是刘邦,而是萧何。如果不是这位萧老师月下追他,他能不能有出头之日确是两说。何况自己已被皇帝封王(楚王),又有什么好与萧老师争的呢?在韩信心里,他绝对是把萧何当做了最可信任的“大好人”。刘邦的话他可以不信,但萧丞相说的每句话他都信以为真。
   
问题就出在这了。因为相信这个“大好人”,没看清老师的真面目,最后韩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关于萧何的为人,我们都知道一句成语,“成也萧何败萧何”。这句成语来自两段故事,事关一个人,这个人就是韩信。

第一段故事说的就是“萧何月下追韩信”,成也萧何,大家都知道,津津乐道;第二段故事,是萧何诱杀韩信,败也萧何。对萧何而言,不好张扬,有点说不出口,但却能显出贤人真面目——

那就是助刘邦夫妇杀害韩信。

史书记载,刘邦软禁韩信后远征,老婆吕后趁机谋杀韩信,向萧何问计。

萧何为吕后出了一个高明的骗招。由萧何亲自领衔主演把韩信骗入宫内。吕后杀之。

为何萧何坚定地站在了吕后这一边。为什么?因为萧何虽被称为“贤人”“好好先生”,但他的大方向定位并不是让百姓赞扬的好人,而是让主人放心、永远跟着主人指挥棒走的“奴贤″好管家。当初他举荐韩信不是为了韩信,而是为了自己主人刘邦霸业。老板需用才,他帮寻;而今老板娘要杀才,他也绝对不保。

临死之前,韩信仰天长叹,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吾悔不用蒯通之计,乃为儿女子所诈,岂非天哉!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说我很后悔,没有采用谋士蒯通的建议,真反早反。如今却被妇孺之辈算计了,这恐怕就是天意吧。

这句临终之言,说明两个问题。一是说明韩信充其量是个“思想犯”,没有谋反的具体行动,否则他在最佳时刻早反了;二是说明韩信之死,纯属被人陷害欺诈。被谁所诈呢?“儿女子”。韩信说的“儿女子”,当然主要指的是吕后。但“妇孺之辈”,他的那位断了脊梁骨的伯乐是否包含在内呢?不得而知。

在诱杀韩信这件事上,后人有替萧何辩白,视为无奈。但纵观萧何行事的老练,此举丝毫看不出不得已的痕迹。

而且,伯乐确实从杀千里马这件事上得到了好处。刘邦班师回朝后,得知萧何帮老婆助杀韩信,大为赞赏,于是萧丞相被提拔,变成了“萧相国”。大汉建立之初,先有丞相,后设相国,最后又改为丞相。相国其权重超过丞相。所以,有一种说法,萧何是踏着学生的鲜血而求官、被刘邦夫妇由丞相升为相国的。关于这一点,正史没有记载,但正史却确凿了此时萧何待遇提升:萧何诱杀韩信后,被刘邦加封五千户,加上之前的“八千户”,总共“一万三千户”,通过杀自己的学生,萧何一下了就成了“超万户侯”。

萧何助杀韩信,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历史污点,但对萧何的这个污点,很多人都持同情态度,仍把萧何当好人看。不能不说,对于“好好先生”的本质,很多人并没有看透。萧何推崇黄老,一生以“贤人”面孔立世,在西汉大营里,他长期扮演了一个“好好先生”的角色。然而,这个“好好先生”有两个精神底色,却没被大多数人识透。

一是奴性。萧何的内心深处,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“奴贤”, 做主子的忠实奴才。主恶则奴恶,主善则奴善。在刘邦周围,他始终以“忠实的老奴管家”姿态忙前忙后。

二是恋权。说白了就是官迷。历史证明,往往奴性强的人,却是官瘾最大的人。尤其是尝到权力甜头满足虚荣心之后,舍命也不想放弃。萧何就是这样一个人。权力欲和虚荣心都特别强。

可叹聪明一世的韩信大将军,临死前还在渴望“萧丞相救我”,或许他死前恨刘邦恨吕后,但并没有恨萧何,因为他像很多善良的人一样,到死都没有看清“好好先生”的真实面目。 

历史上众多“好好先生”,其实未必是好人。

比萧何更复杂,更难道“好人”的,是自号“长乐老”的冯道。

生长于五代十国的冯道,之所以在历史留下了一笔,不是因为创造了什么了不起的政绩,而是因为创造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官场记录——事“五朝十帝”而不倒。他在中世纪中国最乱的五十年,经历了五个朝代,侍候了十个皇帝,历任宰相太师太傅,位列三公,位极人臣,30年宦海如鱼得水,可谓“中国古代官场第一不倒翁”。

冯道为什么会做到这一点?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是“知足常乐、识时务”,他在《长乐老自述》写道:“时开一卷,时饮一杯,食味别声被色,老安于当代耶!老而自乐,何乐如之”。就是这个中心思想。

但是,冯道的价值到底在哪里?我们还是通过他和他的领导对话来搞清。

冯道侍奉的十个皇帝,他们分别是:后唐始主李存勖、后唐明宗李嗣源、后唐后主李从珂、后晋始主石敬唐、后晋后主石重贵、契丹辽太宗耶律德光、后汉始主刘知远、后汉后主刘承佑、后周始主郭威、后周世宗柴荣。

这十个皇帝各有千秋。其中有不少“儿皇帝”,颇具有无耻特性。尤其后晋之主石敬唐,是中国历史著名″儿皇帝",臭名昭著。他认比他小十岁的契丹大辽国君耶律德光为爹,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,为的就是稳居"儿皇"之位。冯道在这样的人渣手下工作,是怎么体现自己价值的?

一次他被石敬瑭派去契丹出差,耶律德光想挖“儿子”石敬瑭的墙角,对石敬瑭一番挖苦,说老冯你岁数不小了,别伺候我儿了,留我这干得了。没想到冯道哪边都不得罪,说:北边是爹,南边是儿,都是给咱自个儿家打工,有啥区别呀,给谁干不一样,伺候儿子就等于伺候爹。耶律德光听了,非常受用,于是赐金赏银让他回国。

后来,冯道到底还是侍奉起了契丹这个胡人皇帝。因为石敬瑭死后,儿子石重睿贵继位,这个孙皇帝有些骨气,不太听“爷爷”的话,所以耶律德光看他不顺眼,轻松灭了后晋。国家灭亡后,冯道麻溜到征服者跟前报到,耶律德光问他:“何以来朝?”你来我这干什么吗?冯道回答说:“无城无兵,安敢不来。”我一无所有,怎么敢不来?耶律德光取笑他:“尔是何等老子?”你算是哪类老头?冯道回答说:“无才无德痴顽老子。”我就是一个无才无德的傻老头子。这种坦白让耶律德光觉得很有趣,见过不要脸的,没见过这么自嘲的,于是下旨封他为太傅,位列三师,继续使用。

 不言而喻,凡政坛不倒翁,一是需要厚脸皮,二在厚脸皮基础上,还要颇有些“投主所好”的本事与手段的。冯道一生换了十个领导,他们之所以沿用冯道,大多是因为他们悉数喜欢顺手的“老奴”“大勤务兵”,而冯道给自己的就是这样定位,恰到好用。

虽在主人面前无耻,但这个好好先生的私德却颇有口碑。

有一次,一个将士为了讨好他,在兵荒马乱中抢来一美女送给冯道,冯道却见色不乱,将美女安置到别的房间里,慢慢访求她的主人,将她送还。还有一次。冯道的父亲去世了,他回乡守孝。身为正国级,却一点不摆谱。守孝期间,他仅住一间茅草屋,自己种地,自己砍柴。

晚年冯道曾于心无愧地宣称:“在孝于家,在忠于国,日无小道之言,门无小义之货。所愿者,下不欺于地,中不欺于人,上不欺于天,以三不欺为素。”

说我一辈子,在家是个孝子,在国是个忠臣,从不说人闲话,也不占小便宜。我一生的愿望,就是上不愧天,下不愧天,无愧每个人。

人言,兵荒马乱的年代,冯道无力对抗野蛮,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境内,做到最好。我亦承认:每个人都有权懦弱。但若你拿懦弱当智慧炫耀,就是得便宜卖乖了。

作为一个创造“事五朝十帝”纪录的官场不倒翁,冯道真的是一位无愧天地的好人吗?作为一个宰相级人物,你的责任不是救一人施一点小恩惠,而是让整个全国黎民安居乐业。史料显示,冯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,他“依违两可”“无所操决”,从不提早表明自己的立场,而是察言观色,永跟最有实力的当权者,“骑墙”是“长乐老”长乐的法宝,这样的人,如要行善,为何不做一个普通百姓,何苦委曲求全,在助纣为虐中求生呢?

说到底,还是贪恋权位、苟全富贵罢了。有何值得特别敬重! 

“好好先生”的人生哲学,归结起来就四个字:明哲保身。

明什么哲? 中庸哲学。保什么身?官宦之身。

可见,好好先生的重心在做官、恋位。“好好先生”的问题,不在他做过的好事,而在他做过的坏事。他们做的一些坏事表面看是自保,但其实却暴露了他们特有的人性之恶:为了保住官位,可以助纣为虐。

我如此评价萧何冯道这类人物,并不是对贤人人性提出了过高要求。即便只以常人可以做到的道德底线来衡量他们,也是不及格的。

通常,对于强大的恶势力,现世人们有三种选择:一是站出来抗争,二是沉默,三是助纣为虐。这也是人性的三种境界,毫无疑问,第三种选择就不能用自保来解释,而是公然作恶了。

我们说,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,自保是每个人的本能,但为了自保去害人就突破做人的底线。“好好先生”往往就是这样一群貌似忠厚、其实没有底线的精致利己者。

公元前195年,大汉政坛不倒翁萧何以“好好精神”耗死了主公刘邦。刘邦死后,吕后当家,萧何依然被倚重。两年后,65岁的他寿终正寝,他指定的丞相接班人曹参被吕后沿用,他的长子萧禄继承爵位,萧何荫及子孙十八代,遂成中国“好好先生”祖师级人物。

平心而论,萧何一生崇尚黄老,推崇无为而治,在治世理财上不失为一个好管家。但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,和“知足常乐、识时务”的冯道精神一样,对于后世官场作风的影响,极为副作用。古人称阉割男人为“去势”,而“好好先生”群大多囊括心理阉割、丧失血性的“去势”官僚。

自萧冯之后千余年,中国官场“好好先生”群体越发壮大,使中国政坛成为不死不活的“去势大内”。他们无为而无见,既作好人状,又从不跟恶势力硬碰硬,甚至为了权位为虎作伥,于是,当世最大伪君子往往从中产生。因为他们善于伪装,死后还会博得好名声,而他们的“好人之害”“平庸之恶”却常常被忽略未遭清算,从而加剧了中国政坛的“去势化”。

毋庸置疑,这也是封建中国政坛两千年难有长进的一大病灶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